2023臺北藝術節|在歐洲大受歡迎的她,竟然是南非的麻煩鬼? 大地搖滾系編舞阿嬤——羅賓・奧林
羅賓.奧林的網站上,一個子頁的標題是「最新八卦」(latest gossip),第一段文字寫著「謝謝你們非常有耐心地忍受著我久未更新的網站,我去年做了太多事,我得休息一下,但是《踏著別人的舞步》(Walking Next to Our Shoes) 今年會有很多巡演唷…」
這段話的更新日期是2010年的5月,而才在去年底當上阿嬤的羅賓.奧林的確一刻沒閒過。
現年68歲的奧林,在國際的舞台上,是一個大器晚成的編舞家,直到 2003 年她的作品《爸爸,我看了六次了還是不知道他們為什麼要彼此傷害》得到了英國奧利佛傑出舞蹈成就獎,世界的大門才向她敞開,從此邀演與共製約不斷。
(照片來源: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官網 )
她目前定居柏林,但故鄉南非是她創作的養分來源,她被戲稱為「永久的麻煩」(Permanent Irritation),因為她的作品常常說出順從的大眾不願意聽到的真實,身為一位白種南非女性,她創作的主題直指南非社會,特別是黑人族群當中關於殖民、恐同、愛滋、貧窮等議題,同時也挑戰合作的表演者,希望他們從傳統祭儀的身體,開創新的演出方式,為宗教儀式找到當代的意義與出口。
另一個重點是觀眾不同程度的參與,決定了演出的氛圍與完整性。
在她的作品《美只會維持一下下,然後就會回到原點》裡,觀眾被表演者鼓動,對舞台上投射出的蛇的影像丟擲寶特瓶,但當我們將人造物丟向野蠻的象徵時,到底誰代表了真正的野蠻?
在另一個獨腳戲《所以你看到了….我們高貴的藍天和永恆的太陽…只能一片一片地被消耗》(沒錯,她很喜歡取很長到簡直像俳句的作品名稱),體態豐腴的黑人酷兒行為藝術家 Albert Silindokuhle Ibokwe Khoza 如同皇后般坐在沙發上,隨機指揮兩名觀眾上台幫他把稍早演出中滿身縱淌的橙汁擦拭乾淨,包含那些卡在肉與肉之間的汁液!
這些看似戲謔的互動,在以白人觀眾為主的表演廳裡,誰可以對誰發號施令?誰又可以洗白另一個人的身世?象徵手法如同千層派一樣埋藏在每一個環節裡,展現了南非歷史的複雜性,也折射出觀者自身的經歷—沒有一個人身上只背負著單一的標籤,而我們越能體認自己乘載的標籤,就更能夠加深對於他者的理解。
(《爸爸,我看了六次了還是不知道他們為什麼要彼此傷害》/ photo by John Hogg )
( 《美只會維持一下下,然後就會回到原點》photo by John Hogg )
( 《所以你看到了….我們高貴的藍天和永恆的太陽…只能一片一片地被消耗》photo by Jerome Seron. )
即使核心論述著嚴肅的議題,但豐富的色彩與節慶感,是奧林作品永恆的特色。
這次臺北藝術節所邀請的《我們腳踩無敵風火輪,五光十射你的路,與魔鬼共舞在1820》創作的開端是來自奧林童年時期對南非祖魯族三輪車伕的印象,他們在被剝削的情況下工作,卻用羽毛或寶石裝飾自己,維持自己的顏面與尊嚴,那些在街上賣力飛奔拉車的身影,在奧林的心裡產生了一種舞蹈的律動,她用作品記錄下這群底層奴工的身世,也讓大家不要忘記在南非種族隔離的歷史中,曾經有這群五光十色、卻因過度勞動而經常早逝的車伕們。
當這幾年台灣的新聞經常報導著類似Uber等共享經濟體,吸引大量年輕人投入這些可以快速賺錢的勞動工作時,或許如同老話一句:歷史從來不是前進,而是不斷的重蹈覆轍。
◍◍◍◍◍◍◍◍◍◍2023臺北藝術節◍◍◍◍◍◍◍◍◍◍
羅賓.奧林與動動舞舞團《我們腳踩無敵風火輪,五光十射你的路,與魔鬼共舞在1820》
We wear our wheels with pride and slap your streets with color… we said ‘bonjour’ to satan in 1820 … ——
演出時間|2023.08.05-2023.08.06
演出地點|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大劇院
購票連結|OPENTIX
本篇文章由臺北藝術節提供,撰文者 穆琴
封面照片、劇場照片皆取得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授權,未經允許請勿擅自下載另作它途。